版权所有: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8101435号

对戏2018当代艺术展

基本信息
所属分类:
当代艺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18-11-07
没有此类产品
购票
详细描述

 

对戏2018当代艺术展

2018年11月01日至2019年01月31日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出品人:樊星     

总策划:任晓凡

策展人: 关棋

参展艺术家:

丁宁  

视频作品 |《乒乓》:创作思路  

 

 

段练  

作品:戏曲脸谱

尺寸:40x50cmx4

作品类型:油画

黄思达

作品名称:THE HISTORY

装置作品 | 尺寸:300x280x210cm

作品类型:戏曲绘画装置

  

郝俪  

作品:中国戏剧系列

作品类型:油画

  

 

李文培    

作品:水墨系列

林观星  

作品名称:《仲夏夜-波顿的梦》

尺寸:59x42cm

作品类型:插画

  

林剑锋  

李明洋  

作品名称:迷失空间

尺寸:59x42cm

作品类型:油画

  

郎佳子彧    

作品名称:格格不入

尺寸:59x42cm

作品类型:油画

 

洛伦佐.费斯勒

作品:老照片

    

马驰   

作品名称:惊梦

作品类型:水彩纸本

尺寸:59x42cmx8

 

史佳豪    

作品《李清照》

一支花凝晨露盈盈绽放,娇怯怯意融融羞染霞光。

心花儿好似这春花一样,与明诚结伉俪意酣情长。

考金石心胸更比山河广,作诗画翰墨远胜脂粉香。

望窗外黄莺双栖海棠上,对镜儿理新妆待我檀郎。

花衬月光,夜映人,湖波荡漾

画鼓声,只剩婵娟,那个姑娘

恍若乘风,你在何方,我追寻不了

从此,只剩,行际匆匆...

 

歌曲旋律与和声用的均是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为主、变形和发展而来的。其中旋律是以京剧《李清照》为主题而作。配器是以弦乐队与中国传统戏曲打击乐为主。

 

王成宇

作品:油画

王可  

作品

汪楚雄

作品类型:油画

尺寸:100x80cm   

汪佩宗    

作品名称:戏精系列1

作品类型:艺术微喷

尺寸:60x60cm

 

小蚂蚁皮影艺术团  

李铭,男,1978年生,自小热爱公益事业与民俗艺术,2008年拜北京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路海为师,后又在河北皮影表演大师刘立新处学艺,精通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技艺。现就职于北京兴华影艺袖珍人艺术团。小蚂蚁袖珍人皮影文化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18日,是由李铭和来自全国的袖珍朋友们组建而成的一家公益组织,于2016年2月6日入驻北京市大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现有人员13名。  

作品:盗仙草

伊丽莎白·维罗尼欧   

作品名称:勃艮第的伊万娜公主

作品类型:视频影像

 

 

张忠安    

作品名称:京剧脸谱

作品类型:油画

 

张毅霞      

 

卓凡      

   

 

“对戏2018当代艺术展” (简称“对戏”) 试图发起一场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对话“,用跨界的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的戏剧美学,用新的视角来解读戏剧艺术的当代魅力。“对戏”意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用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并促进世界各地不同艺术内容的跨界别和跨地域交流。展览中的“影忆”“对话” 和“留白”三个展览单元汇集了22位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作品的媒介涵盖了戏曲装置、戏曲动画、实验音乐、视频影像、纸本设色、布面油画、丝网版画、面塑装置和皮影戏互动。

 

“影忆”内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梳理。 “一桌二椅”还原了京剧《三岔口》简洁自由的的舞台景置形式,剧目的戏曲服饰以及道具的呈现,使观者沉浸在剧场的氛围中。除此之外,“影忆”呈现的18世纪由洛伦佐.费斯勒拍摄的少见的照相馆雇佣模特摆拍的清末上海戏装照,以及谭鑫培与杨小楼《阳平关》、戏曲《长坂坡》中赵云的戏装扮相照,都留下了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宝贵历史剪影。水墨戏曲人物艺术家李文培通过兼具抽象和具象之美的写意技法,映衬了戏曲人物的韵味和律动。

 

“对话”展示了多样地带有对话性和实验性的艺术面貌。卓凡的玉石雕塑绘画系列作品,以玉雕入画,用诗、书、画、印、玉石和灯光合为一体的呈现方式,探索了中国的玉文化和戏剧文化这两种大雅文化跨界的当代表现。黄思达的《The History》戏曲装置作品,讲述了清代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的历史事件。张毅霞的《生旦净丑》戏曲熊猫灯箱装置,是艺术家在追求个体独立艺术语言的同时,对于戏曲艺术审美新的“创造性”解构。“对话”中的与当下时代精神共鸣的审美品格,实验性的使得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形成新的内核生命力。

 

艺术脉络是不断的流动和生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体系提出了新的现代表达的要求。 “留白”在输出未来理念、当代理念和时间理念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这个要求的一次回应。所呈现的作品形式不再是具象的语言,而是后现代的表达。艺术家有意识地邀请公众共同解读他们的作品,达到审美情绪上的共振,让艺术的美感经验与创新视野延伸和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上。在彰显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的同时,通过具有戏剧性的表达,开拓着艺术视觉表现的新空间。

 

繁星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当代艺术和戏剧文化深度对话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旨在以多元化的交流、多维度的展示、创新型的体验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的戏剧美学和戏剧艺术的视觉呈现。依托于繁星戏剧村特有的戏剧文化氛围,繁星当代艺术中心剧场化的解构了艺术界线的同时,也转化了以承载表演的空间体的含义。剧场空间从原本视角单一的台前幕后,生发为更为广泛的空间体,随着不同展览单元对于空间的需求,移步换景,在移动之中面对戏剧与艺术的对撞。剧场,在这过程中,也完成了从传统剧场空间向未来剧场艺术空间的延伸。因此,在剧场上演的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也并不是一场表演。

 

 

上一篇
名师讲堂 | 宣纸上的国粹 李文培 成功举办
下一篇
往期展览 | 想想未来-自由的走着